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公告 » 正文
北京市科协2014年科普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4-03-03
 
2014年是实现“十二五”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攻坚之年,市科协科普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整合科普资源、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推动《纲要》实施为主线,提升科普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完善社会化A国际化工作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自主创新,全力提高首都科普整体水平,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第一个方面,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一)落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依据2013年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提出各区县2015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指标。按照中国科协和市政府《共建协议》的要求,与各区县政府签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共建协议》,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体系,明确各区县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责任,确保高标准实现首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
(二)加大《纲要》实施工作动员力度。组织召开2014年《纲要》实施工作会议,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为重点部署全年工作任务,印发市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各成员单位2014年任务分工,对各区县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提出要求。各区县科协是《纲要》实施主要责任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大力推动本地区《纲要》实施工作,打好攻坚战,为高标准完成“十二五”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三)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面向全市小学生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以政府购买方式,运用市场机制,集成有特色、高水平科普资源,经常化全覆盖持续开展校园科普活动。上半年在16个区县的32所小学进行试点,下半年在全市所有小学逐步推开,预计全年活动超过3500场次。组织第三届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营活动,举办第3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4届机器人竞赛,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组织北京代表队参加第65Intel ISEF竞赛、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4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第14届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继续保持良好成绩,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实施第14期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支持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科技人才培养水平。
(四)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为抓手,利用奖补机制继续加大农村科普设施建设力度。开展“百村农民科学素养提升行动”,增强农村科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实施“科技套餐配送工程”,发挥农技协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让农民在获得实惠中增强学习科技的自觉性。
(六)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继续举办公务员科学素质大讲堂和领导干部、公务员科学素质知识竞赛。组织专家讲师团到区县党政机关、党校举办科技讲座。
(七)推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在深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基础上,开展第二批16“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以推动社区科普活动开展为中心,实施以“站、校、网”和“组、会、员”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科普工作能力提升计划。试点建设北京市社区科普教育基地(学校),逐步建设完善社区数字化科普网络;指导社区成立科普协会,配备社区科普专门干部和专兼职科普员,全面提升社区科普工作水平。
(八)营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社会氛围。通过报纸、电视、期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开展科学传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专刊》宣传的实效性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科技生活周刊》作为全国知名科普期刊的社会影响力编发全民科学素质手机报,录播突发事件应急科普电视节目,增强科学传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利用网络开展公众科学素质测评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科学素质的内容和测评方式与要求
第二个方面,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提高首都科普服务能力。
(九)提升科普工作信息化水平。利用蝌蚪五线谱网站开发“小蝌蚪科学乐园”平台,对“五问北京”等原创精品资源进行推广和二次开发,开展“原创科幻小说大赛”等线上线下活动。支持果壳网等社会科普网站开展科学传播,丰富学生科技网科普内容,鼓励数字科普资源开发,继续加大科普视窗建设力度。
(十)升级改造北京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完成“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科普超市”的系统改版升级,完善以“平台”网格化建设为基础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实现区县科协、街道、社区垂直化多级管理。完善科普超市电子商务模式,实现线上产品交易,建设微信、微博服务平台,开展科普资源定向推介与配送。
    (十一)推动科普精品创作。继续开展北京科普创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征集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国家级奖项评选。举办高校学生科普创作沙龙,开展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征集评选活动。策划、编辑、出版京版科普图书精品力作。支持出版《科学家在做什么》系列丛书和《科学10分钟》文集。
(十二)加强科普资源展览、巡展工作。策划“信息科技”、“绿色能源”、“健康科学”等主题科普展览,并到基层巡展,年内完成6站巡展计划。举办首届科普新媒体创意大赛和科普舞台剧评选活动,征集科普动漫等科普资源不少于2000件。围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健康生活等热点问题,提升西单科普画廊和中山公园科普画廊的办展水平,使之成为展示首都科普的重要窗口。
(十三)加强科普资源联盟建设。完善北京科普资源联盟共建共享机制增强联盟活力,推动子联盟建设,联盟成员单位将超过70家。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参加第六届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探索建立从科普资源的研发、制作、销售、使用、展示与推广的全产业链服务机制。在北京科学嘉年华期间并行举办科普产品展示会和北京科普产业发展研讨会。
(十四)推动开展国际科普资源合作。发挥“北京国际科普资源合作圆桌会议”的机制作用,积极落实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的合作内容。举办第12届北京科学传播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第3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国际论坛参加国际公众科学技术传播大会、欧洲科普活动年会、美国科学节、爱丁堡国际科学节等国际知名科普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并扩大在科普资源开发、科普活动策划、科普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个方面,完善社会化科普动员机制,提升首都科普实力
(十五)精心组织科普日科技周等大型活动。围绕“创新发展、全民行动”主题,配合中国科协组织好2014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举办第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进一步提升社会化、国际化、高端化水平,使之成为公众参与科普享受科学的节日,日益扩大北京科学嘉年华的国际影响力。组织开展2014年北京科技周基层活动和全国科技活动周北京主场活动。
(十六)广泛开展经常性主题科普活动。继续举办“2014年北京百万家庭数字生活技能大赛”、第十六届 “科普之春”、“科普之夏”,第二届“北京科学达人秀”等全市性活动。全年开展8场“科普超市行”活动,52讲首都科学讲堂主场科普报告。
(十七)扎实推进科普惠农益民两项计划。继续做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申报评审、培训交流等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绩效。认真完成对2013年两项计划奖补项目和第一批科普示范社区的检查验收。支持区县实施本级两项计划,推动形成国家—市—区县三级奖补体系。
(十八)加强学会科普工作。支持推动市级学会深入挖掘和开发学科领域及行业科普资源,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鼓励学会围绕社会关注的雾霾、转基因、食品安全、中医养生、应急避险等热点和焦点事件,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支持老科总举办第十届老年科技日。
第四个方面,以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龙头,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十九)提高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服务和绩效水平。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超过20家,累计申请专利将达到2000项,获得专利授权近100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累计近200项,直接经济效益累计500多亿元。实施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计划,建设院士站项目、成果、人才基础数据库。以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5周年为契机,大力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科学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评价考核机制,表彰贡献突出的院士专家和工作站。
(二十)大力表彰优秀青年工程师。按照市政府奖励工作安排,今年将开展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评选表彰工作。今年将着眼基层进一步扩大评选范围,为更多优秀青工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表彰名额为优秀青年工程师200位,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20位。继续组织开展优秀青年工程师宣讲活动,借助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展示推介会、中意科技经贸周等活动平台,展示他们的风采,感召更多有志青年立业报国。
(二十一)深入开展创新方法培训。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参与创新方法培训工作,并将创新理论培训与企业科技专利信息推广应用服务相结合。举办“技术创新人才”专项培训,聚焦中关村企业,举办6场创新方法培训。举办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活动,培养专利信息-知识产权工作典型企业近50家,培训工程师500余名。完善升级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提高管理服务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十二)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实市科协与中关村管委会、市工商联、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战略合作协议。完善金桥工程工作体系,种子资金支持项目50余项,带动相关经济效益约2000万元。继续举办第三届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展示推介会,预计达成不少于40所高校参展目标,展示大学生创新作品、专利、学术论文不少于400项,力促更多成果实施转化。
第五个方面,加强基层科协建设和科普理论研究,夯实科协事业发展基础。
(二十三)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积极发挥各级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的作用,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职能定位,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协、区县农技协组织建设,开展科技工作者对科协建家工作的满意度测评,切实解决对基层科协组织重建轻管的问题。建立基层科协组织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机制,加强对基层科协的实时指导、状况了解和监督检查;评选先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立面向基层科协组织的日常服务平台,实现工作联系指导服务常态化。
(二十四)提高科普志愿者组织化专业化水平。落实《北京市志愿者条例》,制定科普志愿分队管理办法,策划科普志愿分队活动。依托专家资源,面向区县、企业、高校、社区专兼职科普工作者开展系统化专业培训,开展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新春行”等活动,组织评选“科普志愿者之星”。
(二十五)加强科普理论研究。组织开展北京地区科普产业发展状况、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实施效果、科普示范社区建设标准以及北京地区全国科普日活动绩效评估等课题研究。制定《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基准》,开展科技教师培训工作。
科普工作是科协的看家本领,是大家的共同责任。各区县科协要结合2014年科普工作要点和本区县工作实际做好统筹协调,抓好落实;各企业科协、高校科协、学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硬件资源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各项科普工作中。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年的工作任务一定能够顺利完成,首都科普事业将不断实现新跨越,跃升新水平!


版权所有 20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191
建设维护:网络信息中心 电话:82317114 电子邮箱:webmaster@buaa.edu.cn 京ICP备050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