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协公众号2024年9月23日报道:
打破壁垒:跨界交流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
跨界交流活动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有什么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怎样利用跨界交流的机会,促进个人的成长?9月19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主办的北京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中,来自航空动力、医工交叉、先进材料、能源技术、智能装配等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前沿,分享研究成果,进行创新思维的碰撞。
打破孤岛,跨界必行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跨界交流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被托举人刘志伟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研发微型机器昆虫的经历。他表示,微型机器昆虫的研发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动力、电路、控制和通讯等多个学科,本身就属于交叉学科研究领域。
“我们研发微型机器昆虫,主要是想让它进入航空发动机内部,对其内部结构损伤进行检测,因此机器昆虫必须体积小、重量轻,还要具备强大的动力系统。”刘志伟回忆道,在机器昆虫从连接电线过渡到自备电池的阶段时,他们和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进行了合作,“请他们在我们初步设计的电路基础上,设计更轻便、高效的电路系统。”
无独有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被托举人刘卓的研究也充分展示了跨界合作的力量。他所在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医学工程,也是一个交叉融合的学科,涉及材料、电子、临床医学等各类专业。
他目前主要聚焦生物传感和植介入诊疗器械的研究方向,通过采集和转化人体的生物机械能为电能,为植入式医疗器件提供持久的动力。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手术次数和诊疗费用,还能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可以说我的研究课题从始至终都是在践行跨界合作的,团队跟临床大夫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共同推进新型植介入诊疗器械的开发。”
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而言,积极参与跨界交流活动是提升自我、实现突破的重要途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先进制造团队助理研究员、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被托举人张鹏飞表示,他的研究对象航空发动机是典型的高集成度复杂系统,想要攻克其中的关键难题,通常既需要发动机设计方面的知识基础,又需要具备机械、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背景,同时还得接纳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的输入。因此,他愿意将自己定位为跨界交流中的“初学者”,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与技术。
此外,跨界交流还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展示自我、建立合作关系的平台。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被托举人陈树群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通过在不同高校的学习与科研经历,积累了丰富的跨界学习经验。他深知,积极参与跨界交流活动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还可以向同行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实力,进而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场收获满满的交流活动
面对复杂多变的科研挑战,跨界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拓展视野、激发灵感的平台,更是促进其成长、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力量。
平时,刘志伟就很注重获取其他领域的知识,“一般是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相关领域科技类公众号获取信息,然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跨领域合作”,但这种途径的效率并不高,因为不太可能直接搜索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因此他很愿意参加这种跨界交流活动,觉得“和跨领域的人直接交流,比自己检索信息的效率更高”。
果不其然,这场活动让他收获满满:这次交流中有很多医疗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传感等方面的知识,都和他的研究方向很有关联。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说,刘卓老师在分享植介入医疗电子器件时表示,可以收集人体的生物电,给电子器件供能。我在考虑是否可以和我的微型机器昆虫结合起来,收集其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提高续航。”
对此,刘卓深有同感:“刘志伟老师的研究方向看上去和我的研究方向毫不相关,但其实微型机器昆虫和植介入医疗电子器件都面临着能源供应的问题,或许可以找到可以结合的点,为双方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
张鹏飞也提到了刘志伟分享的内容:“我的研究领域是航空发动机智能装配,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视觉及智能装配技术。而装配好之后,航空发动机要实施检测、维修时,就很需要微型机器昆虫技术。我想结合我所研究的机器视觉技术和刘志伟老师共同探讨完成发动机腔内缺陷检测、涂层修复等需求的技术可能性。”
跨界交流带来无限可能
跨界交流让不同领域的智慧与灵感得以汇聚碰撞,产生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正如多位受访者所言:“跨界交流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的存在。”
通过跨界交流,能够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为青年科学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促进创新与突破。
比如说,张鹏飞所在的实验室此前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行交流活动,“医院那边提出希望能够对将要进行器官移植的器官进行精细化描述”。正巧,张鹏飞所在的团队可以通过高精度的机器视觉对器官进行几何重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专家可以用太赫兹技术实现表层穿透,从而确定其中的水分、组成等。如此一来,双方合作,几乎可以完美契合长庚医院的需求。
跨界交流还可以促进学术和产业的结合。青年科学家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能够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和挑战,有助于推动技术转化和成果应用。
以陈树群为例,他主要研究镍基高温合金的表面改性,去提高镍基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磨特性,从而拓宽其在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而在担任北京市“千人进千企”产业特派员后,他通过与医疗公司的合作,将表面改性技术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北京市科协积极推动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
本次跨界交流活动并不是孤例。事实上,为了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原创、前沿、交叉科学问题研究,为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长和更好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自7月20日起,北京市科协面向首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陆续开展40场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动,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青年科技人才搭建跨界交流平台。
刘志伟对这一系列活动非常支持,他认为:“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肯定是多学科交叉的,通过这种跨界交流,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而且可以代入不同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方向,寻求新的创新和突破。”
张鹏飞也很认同跨界交流的必要性:“相信每一位青年科学家都在自己的领域拥有深入、丰富的学识,也能够及时地掌握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近年来随着AI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交叉的深度需求,可以发现多学科交叉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主流。通过跨界交流,能够有效、快速地获取其他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甚至能够给自己带来颠覆式启发,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怎样利用跨界交流的机会,促进个人的成长呢?刘卓建议道:“首先,应该是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专长,跨界联手才能发挥1+1大于2的效果;其次,要培养沟通和交流的技巧,要擅于将自己的专业需求通过易于理解的方式阐述,提高跨界沟通效率;最后,要主动学习融入相关的领域,做到‘又专又博’,‘专’是对自己领域方向的方法理论研究非常深入,‘博’则需要在‘专’的基础上去多接触相关领域,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进行跨界合作。”
媒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HU_aXBjJiADVlptwO_BrQ